居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要冲的南海诸岛
蕴藏极为丰富的我国古代文化遗产
它们是中国人最早到达最先开发南海诸岛的历史见证
文\本报记者黄晶
传说中的那片海,就在今天的三沙市。
但凡有中国人行进的深蓝航迹,那里总会留下绵长的海洋文明,南海即是如此,三沙文明蕴育而生。
在这片海中央,有数不清的岛礁沙洲,那里有中国人留下的炭粒,也有中国人烧制的陶瓷,还有无以计数的中国货币。
海上丝绸之路蕴育南海文明
南海,是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大通道。
从汉唐时期开始,中国人开创了途经南海的海外交通线路,至明朝,中国进入大航海时期,郑和船队远涉重洋到达波斯湾、红海,非洲的蒙巴萨和南亚的吉里地闷,形成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船舶分别在沿大陆边沿的“内沟”航线和沿西南中沙群岛航行的“外沟”航线上,遗留下大量的中国历朝历代的文化遗产,这些水下文化遗产是证明中国最早开发南海的珍贵文物史料,这些历史钩沉同样蕴育了今天的三沙文明。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国家文物局已经组织7次南海水下考古调查,依靠实物资料所获得的科学结论,再次向世人昭示,居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要冲的南海诸岛,蕴藏极为丰富的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国人最早到达、最先开发南海诸岛的历史见证。
考古人员在西沙群岛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作业。南海网记者张茂通讯员石磊翻拍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编著的《西沙水下考古》报告显示,仅在西沙群岛区域考古调查采集和发掘文物中,以瓷器为主,还有少量的铁器、铅锡、象牙、船板等,考古人员还打捞起数块碇石,有专家认为这类碇石是我国古代木石锚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西沙出水瓷器种类丰富,有宋元时期的青瓷、白瓷、青白瓷,也有明清时期的青花瓷,更有弥足珍贵的元青花出水,器型有碗、碟、粉盒、瓶、壶、军持、罐、缸等,出水瓷器以福建、广东、江西的窑系为主。
在海南省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中,西沙出水瓷器占据相当大的展览规模,宋元时期的瓷器装饰图案有缠枝花卉、莲瓣纹、卷云纹等,有的青釉盘底刻有“吉”、“大吉”文字款,有些器物的外底还有墨书题字;到了明清时期,青花瓷的装饰图案更加丰富多彩,题材有花鸟、动物、人物、山水、楼台等,文字有“福”、“寿”等吉祥语,有的器物底部还有“上品佳器”等吉颂款。
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栗建安研究员认为,中国陶瓷沉积南海海底,再次以无可争辩的事实向世人证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这些陶瓷同时也为研究我国的航海史、海外贸易史、陶瓷外销史提供了重要信息,具有非凡的学术价值。
除了数不尽的水下遗珍,散落在三沙各个岛礁沙洲上的陆上文化遗迹更是数不胜数。考古专家称,淡水是渔民耕海和登岛住宿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为了生存的需要,渔民们必须在各个岛屿沙滩和丛林中寻找水源,并想方设法掘井以保持淡水供应,也因此而在岛上留下了众多生活遗迹。
例如,在西沙群岛的甘泉岛,这座岛,因岛上有一泉眼而命名,考古人员在此发现了唐宋时期人类活动遗迹,采集到古代先民生活居住的文物遗存,例如烧煮食物留下的炭粒灰烬、吃剩的鸟骨、螺蚌壳等,还出土了唐代青釉四耳罐、卷沿罐等一批珍贵文物。
从目前考古调查中看,南海诸岛上凡有淡水汲取的地方都有我国渔民生产生活的文化遗迹。根据调查,北子岛、永兴岛、南子岛、西月岛、黄山马、铁峙、第三峙、奈罗、南密、秤钩、罗孔、鸟子峙等岛屿都有海南渔民先后居住,这些岛屿上的水井都是他们
为了生活需要挖筑而成,而在长年劳作中,海南渔民因患病逝世或作业伤亡的事情时有发生,不少岛屿上留下死者的葬坟和碑记。
另据了解,中央民族大学的王恒杰教授(1996年去世),曾多次在南海地区进行文物考古调查,他的足迹最远到达南沙群岛太平岛。在王恒杰教授长期的南海考古调查中,他首次在南沙群岛的南熏礁与鸿庥岛之间的沙洲上,采集到唐代开元通宝,多次在西沙、南沙群岛发现了早至新石器时代的有肩石斧、瓮棺葬等,以及战国、秦汉时期的水波纹硬陶、压印纹硬陶等源自中国大陆的文物。
沉没商船勾勒中国古代贸易航线
在我国前后7次进行的西沙水下考古调查中,2007年-2008年西沙华光礁Ⅰ沉船遗址的发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远洋水下考古作业的成功尝试,随着800年前中国古代商船的出水,沉积海底的三沙文明,一同浮出水面。
“南海作为中华文明传播的前沿阵地,其辖区内遗存的历史文物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价值,全面准确宣传水下文化遗产的价值及特殊作用,科学有效利用文物资源和优势,展示中华民族在各个历史变革时期所体现的伟大创造力、生产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必将会为国家的强盛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认为,南海区域的考古工作,为南海诸岛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科研打下良好基础,对未来国家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是在国家高度重视南海区域考古工作的背景下,我国于2007年正式发掘西沙华光礁Ⅰ沉船遗址,历时2年,发掘出水瓷器1万多件,出水船板511块,一艘沉没海底800年前的中国商船被考古人员成功发掘出水。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张威说,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发掘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完整的水下考古发掘,有别于广东南海Ⅰ号沉船的工程打捞方式,是考古人员借鉴田野考古的理论方法进行发掘,避免采用重型机械工程作业方式,使出水文物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同时也可以减少对海洋生态的破坏,保护南海的生态平衡,此次考古活动实践理应填补了中国水下考古工作上的一个空白。
通过对瓷器的研究整理,栗建安研究员认为,西沙华光礁Ⅰ沉船出水瓷器中以青白瓷器数量最多,兼有青瓷器、酱褐釉器,包括碗、碟、瓶、盘、壶、罐、瓮、粉盒等,从产地上看大部分为福建闽江流域一带的民间窑场,也有少量江西景德镇湖田窑器物。
栗建安说,华光礁Ⅰ号沉船的出水文物中,有一件瓷器底部清晰地标明“壬午载”,这是南宋高宗时的一个年号,从此推断这是一艘南宋时期的古船。
考古人员在发掘整理中,发现保存相对完好的瓷器均位于船体的底部,多为质量一般、廉价的福建粗瓷,而造型优美、胎质细腻的江西景德镇湖田窑、福建龙泉窑的瓷器多存放于船体上部,古船触礁沉没后,这些少量的细瓷没能全部沉于海底,被珊瑚沙覆盖,所以完整保留的器物很少见。
栗建安说,透过这批船货推测南宋时期的消费环境,大量廉价的福建粗瓷占据市场,精美细瓷量少价高市场需求也小,多为少数贵族品评使用,一般百姓鲜有问津。
从陶瓷生产,到陶瓷贸易,再到陶瓷消费,纵观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的文物遗存,我们可以清晰地勾勒出华光礁Ⅰ号古船的贸易航线――从中国福建泉州港出发,经西沙群岛,驶向东南亚地区的国家……
据了解,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的船板层数达到五层,局部出现六层相互叠压现象,最长的船板达14.4米,宽度超过0.45米。经过800多年的海水浸泡,这艘船目前仅西半部保存较好,考古人员将根据对称原理复原古船,这对研究我国的造船史和海外交通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南海诸岛的娘娘庙依然香火旺盛
经过历史的沉淀,相信还有数不清的古代先民活动遗迹消失于岁月中,不曾为考古人员发现。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西南中沙群岛上的一些建于明清时代的庙宇经过后人的不断修缮,至今香火昌盛。
中国渔民们在西、南沙群岛建了不少这种小庙,并流传这么一句话:“有庙就有井,有井就有人”,亦即凡有人住的岛,都有这种小庙。
据广东省博物馆和海南文化局考古人员1974年对西沙群岛调查,仅在赵述岛、北岛、南岛、永兴岛、和五岛、琛航岛、广金岛、珊瑚岛和甘泉岛就有古庙14座;在中岛、晋卿岛、金银岛等地也有古庙遗迹。
考古专家称,这些庙宇的形制以及祭祀风俗跟海南岛沿海一带相同,说明海南渔民世世代代因袭中国传统文化,面对海上不测风云与旦夕祸福之瞬息变幻,求神佑护平安,在与惊涛恶浪的抗争中,企盼渔业生产如愿以偿。
香港《华夏纪实》杂志主编、作家王业隆,海南万宁人,长期以来关注西南中沙群岛上的庙宇研究,他认为,先代海南渔民遗留下来的孤魂庙和土地庙,是海南渔民开发、经营南海的历史见证。
据王业隆介绍,孤魂庙的由来有一段血泪斑斑的历史。相传500年前的明代,有108位海南渔民到七洲洋(即西沙海域)捕鱼,不幸遇上台风,渔船翻沉,108位渔民葬身大海,成了海底冤魂。
多年后,另一批海南渔民再来这一带海面作业,突遇狂风恶浪,危急之际,这些渔民焚香祷告,祈求108位弟兄解救。霎时间,风浪归于平静,于是,这些死里逃生的渔民便集资在永兴岛修建庙宇,祭祀108位孤魂,称其为孤魂庙或兄弟庙。
王业隆说,孤魂庙一般规模较小,结构也较简单,多是就地取材,用珊瑚石堆砌而成。永兴岛上的孤魂庙就是用珊瑚石砌成的长方型的单间房屋,门前敞开,不设窗户,长宽在2米左右,高1米多,门口有对联:“兄弟感灵应,孤魂得恩深”。神盒中有一座神主牌,牌上写有:“明应英烈一百有余兄弟忠魂神位”。
据了解,在晋卿岛上,有两间小庙或称土地庙,庙的上面刻有“有求必应”四个字,庙里还有两个香炉,因年代远久而呈现残缺不全。
东岛西南角的娘娘庙,还有一副对联:上联“前向双帆孤魂庙”,下联“庙后一井兄弟安”,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海南岛潭门港渔民莫经琳题置。
至于南沙群岛的神庙,一般不叫孤魂庙,而称公庙或土地庙。1975年台湾学者张振国到过南沙,归来后写作《南沙行》一书,记载了太平岛、中业岛、南威岛、西月岛及南钥岛上都有神庙,其中,太平岛的土地庙门上写有“有求必应”四字横批,中业岛的土地庙是由几块宽大的石板搭成,三尺来高,二尺来宽,中间供着石质的土地神像。
民俗学专家称,南沙群岛这些土地庙,亦称伏波庙,祀海神马援。伏波将军马援,后汉时曾经征服交趾而闻名于世,南海一带,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把马伏波当为海神封侍,关于这段的历史记载,见诸于多种文献史料。
由此可见,我国先辈渔民们早已在南海诸岛上居住并建有天后婆庙或珊瑚石小庙,以奉祀天后、伏波、和108位死于海难的兄弟,使孤魂有所归宿,岛上的庙宇无可辩驳地成为南海诸岛早已归属中国的有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