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岛,晴间多云,偏南风5级,气温28-32度

更多>>
欢迎光临三沙市人民政府
古芳东:建设三沙我很荣耀
2015-11-04 17:09 来源: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在三沙,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艰苦奋斗,在远离内陆的岛礁上用辛勤的汗水建起一栋栋楼房、修起一条条道路;他们甘于寂寞,在这片蔚蓝的海域里用青春抒写着“变化”;他们乐于奉献,在祖国最南边的疆域中用泪水凝聚出家国情怀。

  古芳东,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设市伊始,古芳东就来到了永兴岛。他带领工人们在永兴岛先后建起了公用住房、修筑了20多条道路,建立了垃圾转运站、海水淡化厂、宣德景观路……一个个项目建成,不仅让永兴岛的面貌焕然一新,更是让驻岛军民的生活有了质的跨越。

  2012年9月,永兴岛公用住房项目举行开工典礼。古芳东踏上永兴码头的那一刻,心中五味杂陈,有欣喜、有好奇,更多的却是解脱,当他回头看着停泊岸边的“琼沙3号”船时,却又是一阵天旋地转,强忍住呕吐的冲动。

  “知道三沙艰苦,但没想到会这么苦。”对于一个做了多年建设,长期以工地为家的项目负责人,古芳东的骨子带有江西人吃苦耐劳的韧劲,在接下永兴公用住房项目这个“烫手山芋”时,他就仔细了解过三沙的情况,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但当他真正直面三沙的恶劣条件之后,晕船几乎将他击退。

  2013年7月,永兴岛公用住房项目正式开工,古芳东带领着建筑队开始了常驻三沙的生活。

  天气炎热,水电紧缺,交通不便。施工队板房里的空调形同虚设,泛黄的岛水让一些工人得了皮肤病,船期受天气影响很不稳定,材料运输、保存困难……一个又一个岛礁建设中特有的问题随之而来,蝴蝶台风的侵袭更是让古芳东和同事们措手不及。

  “整整三个月,一袋水泥都没运上来。”2013年9月29日强台风“蝴蝶”之后,热带风暴、热带低压相继到来,三沙市抓住一切可以开船的机会运送物资补给上岛,仅有的一艘“琼沙3号”运载难能十分有限,建筑队租用的材料运输船也无法通航。长期缺乏建筑材料,建筑队的工人没有活干,走了一大半,待2014年年初天气转好,建筑材料到位之后,工程队却又面临着“用工荒”。

  “2014年7月24日以前永兴公用住房必须完工,投入使用。”多少次,古芳东午夜梦回想到时间又过去了一天,就会惊醒。被时间赶着跑。他说。

  14年5月,永兴岛公用住房项目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施工队的工人们加班加点,古芳东更是日夜守在工地上。“按照这样的速度,一定能赶上工期。”想到这里,他才算舒了一口气。

  然而,意外总是不期而至。

  父亲脑淤血入院。这个消息对于古芳东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回家!去病床前照顾父亲,尽一份做儿子的责任!”古芳东暗下决心,等过两天船一来就立刻请假回老家照顾父亲。

  项目、工期。看着墙上的工期表,古芳东又迅速冷静下来。国还是家?忠还是孝?他深知,永兴公共住房项目在三沙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更清楚三沙这个中国最南端的新兴城市肩负着怎么样的历史重任。

  “留下来,把项目做完。”经过反复考虑,古芳东最终还是放弃了那张可以回家的船票。开船那天,他在码头上望着“琼沙3号”逐渐远去,泪流满面。他就那么站着、望着,目光似乎穿越了几千公里的距离看见家乡和亲人。

  14年7月24日,永兴公用住房项目如期完工,迎来了第一批客人。古芳东甚至来不及喘口气,就又全身心扑到另个一项目上了。

  一条条道路的建成,永兴岛路网结构初见雏形;海水淡化厂的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驻市军民告别岛水;垃圾转运站的完工,三沙市在环境保护的路上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宣德路景观改造工程的进行,为将三沙打造成为滨海花园平添亮色……

  “吃了常人不能吃的苦,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荣耀。”结缘三沙3年多,看着自己与同事们辛勤建设的岛礁日渐有了城市的样貌,古芳东黝黑的脸上充满了满足感。(文/洪媛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欢迎光临三沙市人民政府

手机版 | 电脑版

主办:三沙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三沙市人民政府
电  话:0898-66790836(政府办公室)
琼ICP备1400000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3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30102000001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政府热线:0898-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