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岛,晴间多云,偏南风5级,气温28-32度

更多>>
欢迎光临三沙市人民政府
陈奕奋:平凡的坚守
2015-11-04 17:07 来源: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本网讯9月15日,暴风雨刚过,陈奕奋就带着工人忙着将苗圃中的椰子树移栽到七连屿工委办公楼门前。   

“这里再挖深一点,再往右边一点……”身穿迷彩服,头戴斗笠的陈奕奋站在挖掘机前,不断指挥挖机驾驶员工作。烈日下,他黝黑的脸上满是汗水。    

陈奕奋是名副其实的“三沙二代”,他的父亲是“琼沙2号”的船长,母亲是西南中沙工委的职工。从幼年起,陈奕奋就习惯了坐在清澜港码头,遥望着广袤无际的大海,想象着父亲驾驶着“琼沙2号”乘风破浪。   

1981年,13岁的陈奕奋实现了童年的梦想——乘坐父亲驾驶的“琼沙2号”去永兴岛看一看。一路上,海鸥围着船舷翱翔,飞鱼掠过海面,深深浅浅的蓝比水晶还剔透,码头上接送船的人群欢呼雀跃像过年一样……这一切都深深吸引了少年时代的陈奕奋。   

“长大后,我也要去西沙工作。”他暗自下定决心。   

“年轻人就是要扎根基层,去建设西沙,为国家做贡献吧!”陈奕奋永远记得,毕业之后他决定到西沙工作时父亲所说的话,他们都坚信,只要西沙人和西沙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孤悬海上的岛礁终将成为渔民安居的乐土。   

从驾驶员到基层人武部的工作人员,陈奕奋始终努力学习,兢兢业业的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看着永兴岛一天天的繁华起来,他心中充满了骄傲。   

三沙设市后,海水淡化、码头、电网改造、垃圾污水处理厂等一批批项目相继上马、开工、完工,永乐工委、七连屿工委、永兴(镇)工委相继成立,基层政权得到有效拓展,“琼沙3号”增开航次,“三沙1号”投入使用,交通的便捷让越来越多的渔民定居三沙。   

“看着三沙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也充满了干劲。”2013年7月,永乐工委、管委会刚成立,陈奕奋作为永乐工委的工作人员被派驻晋卿岛。   

“当时晋卿岛除了几间渔民搭的小木屋外,什么都没有。”陈奕奋还记得,刚踏上晋卿岛的那天下着暴雨,岛上渔民的房子上了锁,大家连住的地方也没有,只好将搭建板房的材料拼成人字形,顶着过夜。  

2014年7月,有基层岛礁建设经验的陈奕奋又从永乐工委调来七连屿工委。后勤保障、行政管理、项目建设……陈奕奋积极配合七连屿工委、管委会的工作,为七连屿岛礁的建设献言献策。   

办公楼、渔民定居点、环岛路、海水淡化房、海龟孵化基地……陈奕奋知道,基础设施建设是三沙发展的保障,只有将岛礁一个一个的建设好,才能为三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陈奕奋每年驻岛时间超过200天,他的妻子是永兴事务管理局的报账员,一家人难得有团聚的机会。2014年春节,陈奕奋在晋卿岛值班,妻子在永兴岛值班,只有11岁的儿子留在海南岛和爷爷奶奶一起过年,听着电话里儿子一遍又一遍询问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他的心中充满了对父母、对儿子的歉疚。   

“选择坚守,是源于对这片深蓝的热爱。”陈奕奋说,看着一个又一个岛礁从人烟罕至的孤岛变成旅游者的天堂,看着一艘又一艘的巨轮航行在三沙海域,看着一栋又一栋的楼房在岛礁建起,看着一个又一个的渔民脸上充满幸福和满足的笑容,他作为三沙的建设,作为三沙的第二代,心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夕阳西下,工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陈奕奋拎着斗笠仍奔忙在建设工地上,坚毅的眼神中充满了对三沙未来发展的信心……(文/洪媛媛)

陈奕奋带领渔民干活。黎明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欢迎光临三沙市人民政府

手机版 | 电脑版

主办:三沙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三沙市人民政府
电  话:0898-66790836(政府办公室)
琼ICP备1400000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3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30102000001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政府热线:0898-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