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民兵吴忠灿和妻子曹烈珠在赵述岛升起五星红旗。侯坤 摄
新华网海南频道2月7日电(侯坤)从三沙市首府永兴岛往西北8海里就是西沙群岛七连屿的第三大岛——赵述岛。远远望去,那里绿荫丛丛,白沙环绕,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岛上入口处,十分醒目。国旗下面散落着两间木板搭建的屋舍,这里就是吴忠灿夫妇的家了。
吴忠灿是七连屿民兵连指导员,妻子曹烈珠是民兵班长。两口子都是琼海谭门人,驻守在赵述岛已经第八个年头。三沙警备区组建后,筹划成立三沙海上民兵连,夫妻俩抢着报了名。因为地域特点,夫妻俩驻守的赵述岛也就成了中国最南端的民兵哨所。新年第一天,记者前往赵述岛,去探访这对民兵夫妻。
每年春节万家团圆时,留下守岛护岛似乎已经成为吴忠灿、曹烈珠这么多年的习惯。今年春节,原本住了68户200多名渔民的小岛由于大部分渔民回老家过年,岛上只有吴忠灿夫妇和另外6个渔民留了下来。记者了解到,冬季台风多,岛上不能没有人,村民的房屋,渔船和渔具都要有人照看。“除了这些,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每天查看海防设施,遇有周边海域违法侵入领海的不法渔船要及时报告。”老吴告诉记者。
“三沙人对西沙有着特殊感情。”提及参加民兵的初衷老吴两口子告诉记者。“这里是我们的‘祖宗海’,参加民兵,接受训练,在外打渔时,大家成群结伙出海,心里踏实。”
2012年9月,警备区首次组织女民兵试训,为了能让妻子参加民兵训练,老吴划着小渔船从赵述岛航行了1个多小时,把妻子送到了训练场。去年6月,警备区组织民兵骨干赴海口参加省军区海上民兵业务集训,他们两口子双双参训。
记者到的时候,碰巧他们升国旗。吴忠灿和妻子曹烈珠把家门口的旧国旗降了下来,换上新国旗。没有音响喇叭,伴随着手机里响起的《国歌》,老吴慢慢地将国旗往上升,嘴里还跟着音乐哼唱着。简单的升旗仪式结束了,老吴跟妻子一起向国旗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
“刚开始旗杆是树干做的,台风一来就断了。”为了国旗能在这南海小岛上高高飘扬,老吴想了很多的办法,他和妻子把利用废钢管,加工成了现在这根旗杆。“这个旗杆我埋到土里有2米深,再灌上水泥,再大的风也不会倒的。”记者得知去年国庆节超强台风“蝴蝶”,老吴的房子被刮倒了,旗杆依然竖立。
细心的人都会注意一个细节,老吴家门口的国旗什么时候都是崭新红艳艳的。老吴告诉记者,这里再小也是中国的领土,五星红旗是主权的象征。附近的渔民也告诉记者,这面国旗也成了海上航行船只的“导航旗”,渔民们白天出海靠这面旗帜判断方位。
升完旗回到屋子,吴忠灿和妻子又各拎了个桶匆匆出门,在小岛北侧的海防执勤公路上停了下来。老吴拎着桶,妻子曹烈珠用水瓢给刚种上的椰子苗一棵一棵浇水。 “树苗只能用淡水浇,这些水都是我们用桶下雨一点点接下来的雨水。”曹烈珠告诉记者,去年三沙军民在赵述岛种上了300余棵椰子树和木麻黄,保证树苗成活的任务落在他们身上。
“岛上需要绿色,再说这里也是我的家。”浇完所有的树苗,已经接近中午,夫妻俩这才坐下来抹把汗休息一下。
晚饭后,老吴出门径直朝着海边的海水淡化机房方向走了去。这个机房是去年三沙市为解决村民用水安装的,每天可日产40吨淡水。“虽然春节岛上人少,设备已经不开了,但要看好,村民一回来就要用的。”吴忠灿告诉记者说这已经是他每天吃完晚饭的必修课。
“放心吧,这里一切正常!”太阳要落山了,老吴拿出挂着家里横梁上的手机打了出去。“我们每天要给三沙警备区值班室报告岛上和附近海面情况。”挂了电话,老吴告诉记者。
在跟老吴两口子攀谈中,他告诉记者,今年赵述岛的珊瑚礁保护、村民永久住宅、永固民兵哨所等建设将陆续开始,他们两口子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很多。
“岛上的生活很辛苦!”记者慨叹!
“能为守卫‘祖宗海’尽一份力,这点苦值得!”民兵夫妻俩脸上挂起了笑容。